【襄阳晚报】襄阳第一所本科院校: 湖北文理学院砥砺奋进谱华章

作者: 时间:2019-10-24 点击数:


 


湖北文理学院

上世纪90年代校园一角

襄阳师范专科学校


□全媒体记者周娜

栉风沐雨发展壮大

湖北文理学院办学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创办于1958年的襄阳师范专科学校。此前,鄂西北地区没有开办高等教育学校,中小学师资匮乏。襄阳师范专科学校隶属于湖北省人民政府,属二年制师范专科学校,第一年招生150人,开设中文、数学两科,与襄阳师范学校共用校舍、合署办公,校址在今襄阳古城内(襄城区运动场路)。

1960年,襄阳师范专科学校被评为全国教育战线先进单位。1962年6月,因国民经济政策调整,襄阳师范专科学校停办。

1975年,为适应襄阳地区教育事业发展需要,经湖北省革委会批准,襄阳地区师范学校附设高等师范班,设政语、数理两个专业,学制3年。1977年,“襄阳高师班”更名为“武汉大学襄阳分校”。1978年4月,经国务院批准,在“武汉大学襄阳分校”基础上,恢复“襄阳师范专科学校”,整体迁到隆中。

1998年3月,襄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、襄樊职业大学、襄樊教育学院合并组建襄樊学院。2000年7月,湖北工艺美术学校整体并入。2012年2月,经教育部批准,襄樊学院更名为湖北文理学院。

新访

全面发力发展迅猛

湖北文理学院占地1500余亩,馆藏图书190余万册,全日制在校学生近2万人。学校致力于培养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具有社会责任感、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”。

学校设有二级学院18个,现有专任教师954人,其中教授115人、副教授313人,博士学位教师265人,国家级、省级等各类高层次人才30余人。学校拥有工程、新闻与传播、社会工作3个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授权点,55个本科专业,涵盖了经济学、法学、教育学、文学、艺术学、理学、工学、管理学、医学9大学科门类,形成了工科为主、文理支撑、突出应用、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。

学校以“淡泊明志,宁静致远”为校训,大力弘扬“淡泊明志、宁静致远、躬耕苦读、鞠躬尽瘁”的“隆中精神”和“敢为人先、乐于奉献”的优良传统,深入推进文明校园、书香校园、科技校园、艺术校园、运动校园建设。“到诸葛亮读书的地方上大学”“像诸葛亮一样读书去”等感召着一批批青年学生到这里求学。

湖北文理学院开展的“隆中诸葛读书工程”“周末志愿服务”等活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,获得全国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。2019年9月,学校团委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。此前,格桑花赴藏支教团队被《新闻联播》《人民日报》等宣传报道,团队荣获“荆楚楷模”年度人物等10多项省、市级荣誉,入选“中国好人榜”,被中宣部授予“最美支边人”称号。

如今,学校拥有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1个,省级重点学科5个,省级重点实验室、协同创新中心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学科平台16个,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9个,省级研究生工作站3个,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1个。附属医院(襄阳市中心医院)作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,为医学学科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。近年来,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80余项,省部级项目近300项,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20余项,年度科研经费突破5000万元,授权专利数量居全省高校前十。

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。2018年,学生获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6项、省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80项、省部级及以上学科专业竞赛奖项262项。其中,获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2项、全国结构设计大赛金奖1项、全国互联网+大赛铜奖1项。学校还与美国、英国、加拿大、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多所大学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,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和留学生教育从无到有,稳步发展,逐步扩大,国(境)外专家学者定期来校交流讲学,师生出国(境)学习已成常态。

亲历者说

湖北文理学院院长丁世学:

抓好本科教学 推进硕士点建设

“2008年,湖北文理学院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中获优秀等次,这是对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肯定。在抓好本科教学的基础上,我们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,发展硕士点。”丁世学介绍,湖北文理学院自2005年起,与多所部属、省属高校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,积累了研究生培养经验。

2013年下半年,湖北文理学院启动争创硕士点工作。2018年9月16日,学校正式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,开始进行研究生招生、培养工作。“学校的新校区建设规划设计已经完成,明年学校将新增汉语言文学硕士点。”丁世学介绍。

原文链接:http://xfwb.hj.cn/Read.asp?NewsID=1468331

Copyright 2016 湖北文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,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地址:湖北省襄阳市隆中路296号,邮编:441053